水利安全
水利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,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。强化水利安全管理,构建严密防线,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构建严密防线,保障水利设施安全稳定运行
水利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,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。因此,强化水利安全管理,构建严密防线,成为了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创新管理与技术融合,提升水利工程安全性能
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,传统的水利安全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水利工程的安全需求。因此,创新管理与技术融合,成为了提升水利工程安全性能的新策略。
深化水利安全管理体系:从源头预防到应急响应,打造全方位安全屏障
水利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。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利安全管理的水平,我们需要深化水利安全管理体系,从源头预防到应急响应,打造全方位的安全屏障。
双重预防机制的四个原则:全员参与、独立自主、实事求是、群众路线
随着安全生产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推进,双重预防机制已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策略。双重预防机制,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,旨在从源头上辨识风险、管控风险,并及时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,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。本文将深入解析双重预防机制的四个核心原则,以期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
地质灾害防范措施有哪些?
地质灾害的防范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。同时,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,及时发现和应对地质灾害的发生,也是防范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。
水利安全警钟长鸣:2025年必须关注的7大隐患与对策
2025年极端天气呈“强度更大、范围更广、突发更高”的新趋势,水利安全再敲警钟。本文结合水利部《2025年全国水旱灾害防御重点》与近期典型案例,梳理出7大高频隐患,并给出可落地的技术与管理对策,助力政府、企业与公众共同筑牢水利安全防线。
从堤坝到管网:一文读懂水利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
如果把一座水库、一段堤防或一条城市排水管网的生命压缩成人的一生,那么“水利安全”就是贯穿始终的健康管理。过去我们只关注“出生”(建设)和“病重”(抢险),却忽略了成长、体检、养老。结果,30 年一遇的暴雨却冲垮 50 年一遇标准的堤坝,城市“看海”年年上演。本文用 5 个阶段、15 组可落地动作,帮你把水利安全做成闭环。
极端天气频发,水利安全如何“未雨绸缪”?
2025 年 8 月 8 日,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暴雨橙色预警——极端天气已不再是“黑天鹅”,而是水利安全必须直面的新常态。那么面对极端天气频发,“事前”又如何布防呢?
智慧水利时代:物联网与 AI 如何重塑水利安全防线
“过去巡堤靠脚,现在巡堤靠云。”在极端天气频发的 2025 年,水利安全早已不是“加高堤坝”这么简单,而是全天候、厘米级、秒级响应的数字攻防战。
水利安全法规全景梳理:企业合规必读的10部核心文件
“罚款单”与“停工令”往往只差一本法规的距离。2024年《水利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》修订后,已有12家施工企业因“未依规设置安全监测设施”被处百万元级罚款。想在2025年避免踩雷,先把以下10部水利安全法规装进合规“工具箱”。